4月7日清晨,上班伊始,生產管理部電儀中心的負責人曾部長便收到多氯苯項目因尾氣技改停車的消息。他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推進相關工作的絕佳契機,隨即召集專業管理人員,針對多氯苯項目裝置內UPS電源移位及配電柜增設事宜展開了詳細的分工部署。“這次停車檢修,堪稱天賜良機!”曾部長指著多氯苯項目配電室的圖紙強調。此前,鑒于多氯苯項目新增四臺機泵后,配電室容量嚴重不足,電儀中心已針對此項技改工作進行了多次精心規劃,如今終于迎來了項目停車檢修的黃金時段。
UPS(不間斷電源)對于生產線而言,猶如“備用心臟”,至關重要。一旦主電源出現故障,它能夠確保控制系統持續供電,維持生產的穩定性。然而,原有的UPS系統安裝位置欠佳,不僅散熱條件不理想,而且檢修空間極為狹窄,僅余一條窄縫,給維護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若單獨停產進行改造,成本將高得難以承受。秉持著提質增效的原則,電儀中心創新性地開啟了“搭便車”式的檢修技改模式。
4月8日上午,在工藝設備順利完成能量隔離后,電儀團隊迅速投入到這場緊張的“心臟手術”之中。時間緊迫成為最大的挑戰,既要安全拆除舊的UPS,又要確保新配電柜精準就位并重新鋪設電纜。在最為關鍵的這三天里,為避免影響整體檢修進度,電儀中心技術人員兵分多路:儀表組負責UPS系統的切電拆除工作;電氣檢修及運行班組在楊有會、徐洋的帶領下,全員出動,全力以赴推動新增配電柜的就位,同時同步鋪設長達1330米的機泵電纜。即便現場黃沙漫天,他們依舊配合默契,每一個操作都力求一步到位。最終,新增配電柜的安裝與UPS的移位工作不僅按時圓滿完成,而且布局得到了顯著優化,以往巡檢時需 “側身擠過” 的尷尬場景一去不復返。
改造工程圓滿收官后,UPS運行的穩定性大幅提升,新配電柜更是前瞻性地預留了后期技改所需的備用回路容量。生產管理部電儀中心負責人對此十分滿意,贊許道:“原本還擔憂電力擴容會導致再次停車,如今看來,這些顧慮都消除了。”此次改造憑借出色的成效,被部門樹為“檢修期增值作業”的典范。部門負責人總結經驗時表示,既然生產線已經停車,就應將相關的必要工作一并推進,這樣既能降低成本,又能顯著提高效率。電儀中心的成功實踐表明:不僅要善于搶抓時間,更要巧妙地“借用”時間。